你花太多時間學習了嗎?

  • by
廣泛的學習, 不如有目的的學習

很多創業家在拼了命的工作的同時,也拼了命的在學習。

現在甚至有“知識焦慮”這一說 —— 因為太多東西可以學,太多資訊可以吸收而讓人產生不學習就焦慮的感受。

可是,到底該用多少時間、花多少錢學習,才不會把自己累死?

3 大負面思想

根據“行為與認知治療 (CBT)”的架構來說,心理問題通常源自於 3 大類的負面思想:

  1. 相信自己無能為力(Helpless)
  2. 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(Worthless)
  3. 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(Unlovable)

直到真正開始學習這種心理治療時,才發現在心理治療的過程中,
最主要的工作其實還是——

實際的解決病人當下的問題

我們會通過解決當下的問題,一面教導病人某些心理技巧。

過程中不忘了幫助病人往他們的大目標前進(比如說,克服與人s互動的恐懼)

但每個星期的治療過程中,專注的還是會偏向於當下的問題,讓病人能夠馬上能夠受益。

對於心理治療的認識也讓我對平日學習有很大的改觀。

問題導向的學習。

我的學習心態

我一直都蠻享受讀書的,從劉墉到卡內基、從 Napolean Hill 到 安東尼羅賓,這些比較勵志的書自中學時期就沒有錯過幾本。

不過現在回想起,這些書裡面的內容我也不太記得多少。但這些書籍多多少少塑造了我待人處世的基層思維,至於具體學到了什麼我倒是說不上來。

後來,自己開始在創業的時候,對看書就有了另一種心態——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學習。

遇到問題,我會通過書籍來找答案。在這時候從書上學到的東西不但深刻記得,還會真正的去運用它,甚至改變平常做事的方法。

比如說為了有效的發展生意,才看書學習目標設立,看完書後就真的有改變設立目標的方法。

比如說為了建立和管理團隊,看了團隊管理的書,然後對與團隊組織就有了忘不了的新認知。

學以致用 —— 是讀書最大的收益。

和許多創業家的交談結果也是這樣,因為時間比黃金珍貴,大家的學習都是問題導向的。

為了找一個答案,而讀一本書。

遇到了一個瓶頸,才報一個課程。

就像 just-in-time 物流管理一樣,學習也是有需求才即時學習

這樣的學習,反而收穫更高,也能夠換來真正的改變和進步。

避開知識焦慮,不需要太在乎用不上的好建議。

當然,除了真的要解決某個問題而學習,我和很多人一樣,也有純粹因為享受學習而看書、聽 podcast、享受“知識娛樂”。

躲開知識焦慮,學需要用的東西就好

不需要太在意想把學來的知識實踐在生活中。

世界上有好多好建議,好習慣,好心態;不過這些好的東西並不一定是你需要的。
就像醫生並不會建議你吃完全天下的保健品一樣,健身教練不會要你連臉部肌肉都訓練一樣;
心理醫生也不會要你吧所有全天下的好習慣都納入你的平日生活中。

很會休息的人不需要“硬性設立休息時間”;
沒被負面情緒困擾的人沒必要做“情緒紀錄”;
時間充裕的人沒太必要硬性的定下排程表。

如果剛好有天聽到讀到某個知識、某個技巧,覺得對當下的自己很實用,
那可以花些心思把這些新東西結合到目前的生活習慣中,肯定是一件好事;

但真的不必為了學習而學習

廣泛的學習,不如有目的的學習。
為了安慰知識焦慮而“飢不擇食”的學習,

不但揮霍了可以實際行動的機會,

或許它只是你逃避行動的堂皇藉口。

備註:

我這個「創業家的 Therapy Notes」系列,就是會以一個問題一個解答的方法,
來分享一些有用的心理學技巧。

分享的東西多數時候大家可能用不上,大家輕鬆的看就好,呵呵。